您好,欢迎访问顺德新容奇医院官网!

您现在所在位置 :   首页 > 医院动态 > 新闻动态

龚建民教授完成下颌骨角化囊肿手术,消除患者下颌肿胀病痛

发布时间:2020-12-30

近日,Z先生在3月前发现右下颌肿胀,无疼痛,无牙齿出血、溢脓,在其他医院就诊,诊断不详,嘱口服消炎药(具体不祥),肿胀无明显消退。后Z先生因工作繁忙,一直未就诊。国庆假期Z先生右下颌肿胀有所加重,遂在外院就诊行CT检查提示“右侧下颌骨根尖周囊肿”,门诊医生建议手术摘除。

Z先生慕名转诊到新容奇医院,梅中美主治医师检查后收入住院。科室成立以龚建民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,在查房后初步诊断“右侧下颌骨囊肿合并感染 ”

入院检查后发现:Z先生双侧面部不对称,右侧下颌区轻微隆起;穿刺可见白色角蛋白絮状样物质混杂其中;口腔卫生状况不良,牙石(I°),牙龈轻红,局部探诊出血。开展下颌骨CT扫描+三维重建显示:右侧下颌骨可见一囊状骨质压迫性吸收。范围约29mm×23mm×23mm,其内密度欠均匀,CT值约0-25HU,病灶边边缘光滑,与临近根尖关系密切。根据影像诊断,考虑为:1. 右侧下颌骨根尖周囊肿合并感染;2. 根据穿刺物呈白色凝乳状,疑囊肿可能为角化囊肿。


什么是颌骨囊肿?

颌骨囊肿是由于牙齿根尖部的慢性炎症、肉芽组织的长期反复刺激,导致牙周膜内的上皮残余或者是没有吸收牙囊不断增生,增生的上皮团块中央发生变性与液化,周围组织不断有液体渗出,逐渐形成囊肿。

口腔全景片示:下颌骨于右下侧切牙根尖到右下第一磨牙牙区宽大椭圆形低密度影,大小约42.00mmX28.00mm,相邻牙根未见明显移位、吸收。

龚建民教授带领团队分析指出,虽目前的临床诊断为“右下颌骨囊肿合并感染”,为良性病变,与下颌骨成釉细胞瘤进行鉴别诊断。术中尚需仔细探查囊壁厚度、囊肿内容物性质。当术中发现囊壁过于肥厚或有突起时,骨有破坏或吸收严重不能支持颌骨功能者,需行术中冰冻检查。若检查结果为恶变可能,还需术中改变手术方案,按恶性肿瘤来进行处理,扩大下颌骨切除范围。因此完善术前准备,做好术前沟通,反复推演术中手术预案、加强术后护理。防范术中可能出现的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、颈支,下牙槽神经,颏神经及术后感染等情况进行评估。

入院第四天上午,在龚建民主持下,开展气管插管全麻下行“右下颌骨囊肿摘除术。通过下颌角作平行于下颌骨下缘的手术切口线,充分显露手术区。可见:白色角蛋白絮状样物质包裹于囊腔中。即送冰冻病理。骨压迫吸收范围波及颌骨颏部,术中可见囊内容物呈白色角蛋白絮状物,后界临近下颌角,牙糟骨与下颌骨边缘骨质无破坏性吸收。游离下牙槽神经血管束,并行囊腔大量生理盐水、碘伏冲洗骨腔,清除残屑并彻底止血,内容物送冰冻切片。报告未见明显角化上皮。龚教授的临床经验,参照囊腔内容物考虑患者年龄较轻,应该依照早期角化囊肿手术原则处理。为防止复发,进行了囊腔磨骨和化学药物烧灼,并反复冲洗。行骨膜、肌肉及组织分层缝合,同时在创腔内安置负压引流球。检查无出血点后术口对位缝合,术程顺利,术后安返病房。继续抗感染、止血治疗,辅以营养神经药物,增加营养摄入,流质饮食,密切关注负压引流球引流量,加强对患者的术后护理,进行防跌倒健康教育。

1609725030214227.jpg

术后病理诊断为角化囊肿,符合早期的角化囊肿临床初步诊断。患者术后创口愈合良好,目前已经出院。

龚建民教授表示,“牙源性角化囊肿已经更名为牙源性角化囊性瘤,它是比囊肿严重的颌骨的良性肿瘤,与囊肿相比,从X线片上没有比较好的区分,和囊肿基本上是一样的,但是主要是沿着骨小梁的方向生长,而不是向颊舌向生长。该病症容易复发,个别病例会有恶变现象,手术可根据骨吸收范围,有无恶变明显表现,下颌骨功能,患者年龄,采取囊壁根治性刮除,下颌骨切除植骨术切除。行囊壁刮除者需要持续观察和定期复诊。


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